寧夏最有名的特產是 寧夏最有名的特產是 寧夏特色地方
一、寧夏最有名的特產是
寧夏最有名的特產是
寧夏是我國的一個省級行政區(qū),也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擁有豐富的特產資源。在寧夏,有很多著名的特產,其中最有名的特產有下面內容幾種:
1. 寧夏枸杞
寧夏枸杞自古以來就是寧夏的代表性特產其中一個。寧夏是中國最大的枸杞生產基地其中一個,這里的枸杞質量優(yōu)良,口感鮮美。寧夏枸杞以其高營養(yǎng)價格和藥用價格而聞名,被譽為”紅寶石”,是一種珍貴的保健品。
2. 寧夏中衛(wèi)大棗
寧夏中衛(wèi)大棗是寧夏著名的干果特產,具有鮮甜可口、香氣濃郁的特點。寧夏盛產棗子,其中以中衛(wèi)大棗最為著名。中衛(wèi)大棗肉質飽滿,皮薄而有韌性,口感糯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果。
3. 寧夏草原牛肉干
寧夏草原牛肉干是寧夏的傳統(tǒng)特產其中一個,具有獨特的風味和口感。寧夏地處草原地帶,這里的牛肉質量優(yōu)良,肉質鮮嫩多汁。寧夏草原牛肉干制作精細,肉質緊實,味道鮮美,是很受大眾關注著的休閑食品。
4. 寧夏賀蘭山臍橙
寧夏賀蘭山臍橙是一種優(yōu)質的水果特產,以其鮮美多汁、口感豐富而受到廣泛的贊譽。賀蘭山臍橙富含營養(yǎng),口味酸甜適中,富含維生素C和纖維素,對于增強免疫力、促進消化等有很好的影響。
5. 寧夏羊絨制品
寧夏一個適合養(yǎng)殖綿羊的地區(qū),這里的羊絨質量上乘,纖維柔軟,屬于高質量的天然纖維原料。寧夏羊絨制品工藝精湛,包括羊絨衫、羊絨圍巾等,具有保暖性好、舒適輕盈的特點。
拓展資料
寧夏擁有豐富多樣的特產資源,其中枸杞、中衛(wèi)大棗、草原牛肉干、賀蘭山臍橙和羊絨制品是寧夏最有名的特產。它們以其獨特的風味和口感受到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和喜愛。無論是作為休閑零食、保健品還是紀念品,這些特產都具有獨特的意義和價格。
二、寧夏有哪些有名的特產?
寧夏有什么特產?
1、枸杞
寧夏枸杞以皮薄、肉厚、籽少馳名中外。其不僅含鐵、磷、鈣,且有大量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成分,常服能潤肺清肝、滋腎、祛風、明目、強筋骨。
2、甘草
又名甜草,在中藥界有“十(個中藥)方(中)九(個要用甘)草”之說。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痙、補脾、益氣等功能。
3、賀蘭石
產于賀蘭山,質地細密、剛柔相宜、紫綠相間。用其雕刻的賀蘭硯,具有發(fā)墨、存墨、不干不臭、護毫等特點,雅趣天成。
4、灘羊裘皮
寧夏特產毛皮,以產自銀川平原黃河兩岸水草豐美的灘地而得名。俗稱“二毛皮”,毛長2寸,毛穗潔白,質地細潤,輕柔暖和,古有“干金裘”之稱。
5、靈武長棗
靈武長棗,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靈武市特有品種,栽培歷史悠久,品種優(yōu)良,所產鮮食果味鮮美,質地酥脆,汁液多,果肉白綠色,可食率和營養(yǎng)價格高。靈武長棗又名“馬牙棗”,本地優(yōu)良品種,樹勢強壯,樹姿直立,發(fā)枝力強,易萌發(fā)棗頭。果實中大,長橢圓形。2006年,靈武市被民族林業(yè)局批準為“中國靈武長棗之鄉(xiāng)”。
6、太西煤
太西煤因產地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石嘴山市汝箕溝,因出自太西鎮(zhèn)而得名。它有三低(低灰、低硫、低磷)、六高(高發(fā)熱量、高比電阻、高塊煤率、高化學活性、高精煤回收率和高機械強度)的特點,是國內之冠的優(yōu)質煤,遠銷亞歐美10多個民族。太西煤與寧夏五寶 灘羊絨 、枸杞、賀蘭石、發(fā)菜、甘草 一樣為寧夏地區(qū)的特產經濟。
三、寧夏特產有哪些特產?
寧夏十大特產
1、寧夏枸杞
寧夏枸杞與賀蘭石、甘草、灘羊皮、發(fā)菜并稱為“寧夏五寶”,以皮薄、肉厚、籽少、質量優(yōu)良馳名中外,是寧夏的“紅色名片”,為民族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也是寧夏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產。寧夏是全球枸杞的發(fā)源地及正宗原產地,尤其以寧夏中寧縣出產的枸杞質量為最佳。寧夏枸杞色艷、粒大、皮薄、肉厚、籽少、甘甜,質量超群,被載入新中國藥典、被列為中草藥。長期以來,寧夏枸杞子一直以質量純正、產量豐盈而居全國之冠,內含20多種微量元素,有“甲天下”之美譽。寧夏枸杞在歷史上是皇室貢品,入選中歐地理標志第二批保護名單,還被評為全國名特優(yōu)新農產品。
2、賀蘭山東麓葡萄酒
賀蘭山東麓葡萄酒是賀蘭山東麓地區(qū)采用自產優(yōu)質葡萄釀造的葡萄酒,為民族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也是寧夏著名的特產酒。寧夏是全球公認的釀酒葡萄最佳產區(qū),被譽為“東方波爾多”,在賀蘭山東麓種植了100多萬畝葡萄,擁有100多座葡萄酒莊,釀造的葡萄酒香氣濃郁純正,口感醇厚、圓潤協(xié)調。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先后榮獲巴黎、布魯塞爾、品醇客等重要國際葡萄酒大賽金獎,成為寧夏獨具特色的“紫色名片”。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入選中歐地理標志首批保護清單,其產區(qū)為中國特色農產品優(yōu)勢區(qū)。寧夏其他特產名酒:沙湖春酒、大夏貢酒、塞上江南酒、老銀川白酒、原州宴、金六盤等等。
3、賀蘭石/賀蘭硯
賀蘭石,與寧夏枸杞、甘草、灘羊皮、發(fā)菜并稱為“寧夏五寶”,賀蘭石名滿天下,被譽為寧夏的“藍寶”。用賀蘭石制作的賀蘭硯,素有“存墨過三天”之譽,與天下第一的端硯齊名,是中國十大名硯其中一個,賀蘭石及賀蘭硯都是寧夏著名的傳統(tǒng)工藝品特產。賀蘭石結構均勻,質地細膩,剛柔相宜,色澤清雅瑩潤,形態(tài)美好多姿,是一種難得的雕刻石料,除了雕琢成硯臺,還可用來刻制印章、鎮(zhèn)紙、筆架等文房珍品,是個人收藏、饋贈友人的藝術佳品。寧夏其他工藝品特產:二毛皮、彩石畫工藝品、青銅峽柳編等。
4、鹽池甘草
甘草俗稱西正甘草,以色紅皮細、骨重粉足、條干順直、口面新鮮,加工精細而著稱,名蓋西北,中藥界有“十方九草”之說,是寧夏著名的中草藥特產其中一個。寧夏甘草盛產于鹽池、同心和靈武等地,尤其以鹽池甘草最為著名。其中,鹽池縣由于分布面積大、儲量多、質量好,1995年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甘草之鄉(xiāng)”,所產的鹽池甘草色紅皮細、骨重粉足、條干順直,甘草酸和甘草黃胴含量高,藥用價格高,是鹽池“三寶”其中一個。寧夏其他中草藥特產:同心銀柴胡、六盤山黃芪、六盤山秦艽等。
5、靈武長棗
靈武長棗別名馬牙棗,是寧夏獨有的棗類品種,屬于地方名貴主栽品種,為民族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也是寧夏著名的水果特產。靈武長棗是經過多年天然篩選出來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優(yōu)質特色棗產品,果實長橢圓形,色艷、肉厚、脆甜適口、汁液多,尤其維C含量最高,是中華獼猴桃的10倍以上,被譽為“百果之王”。靈武長棗入選中國農業(yè)品牌目錄,還被評為全國名特優(yōu)新農產品,而靈武市被民族林業(yè)局批準為“中國靈武長棗之鄉(xiāng)”。靈武長棗除新鮮生吃以外,還可以加工成棗干、棗泥、酒棗等,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佳肴。寧夏還有同心圓棗、南長灘大棗等特產棗。
6、鹽池灘羊
鹽池灘羊肉是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吳忠市鹽池縣地方特產,為民族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也是寧夏著名的特產美食其中一個。鹽池灘羊是我國優(yōu)良裘用綿羊品種其中一個,其羊肉肉質細嫩,無膻腥味,脂肪分布均勻,含脂率低,營養(yǎng)豐富,質量鮮美。而灘羊毛纖維細長均勻,絨毛輕柔蓬松,富有彈性,通常制裘用“二毛皮”,二毛皮潔白如玉,美觀保暖,輕便耐用,是著名的“輕裘”,以其優(yōu)良的質量和獨特的風格馳名全球。鹽池灘羊入選中國農業(yè)品牌目錄,還被評為全國名特優(yōu)新農產品。
7、中衛(wèi)硒砂瓜
中衛(wèi)硒砂瓜因產品中富含健壯元素“硒”而得名,被譽為“戈壁西瓜”,是寧夏中衛(wèi)市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產,為民族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也是寧夏著名的水果特產。中衛(wèi)硒砂瓜主要產地為海原縣、中寧縣等地,是中國適宜種植高質量硒砂瓜的唯一區(qū)域,所種出的硒砂瓜瓤紅多汁,果肉鮮嫩,甘甜如蜜。中衛(wèi)硒砂瓜尤以香山壓砂西瓜、中寧硒砂瓜、海原硒砂瓜最為著名。中衛(wèi)硒砂瓜入選中國農業(yè)品牌目錄,還被評為全國名特優(yōu)新農產品。
8、寧夏大米
寧夏大米是寧夏著名的地方代表特產,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是七大名米其中一個,名副其實的米中之王,素有“富大硒米”、“蟹田大米”、“有機大米”、“胚芽大米”美譽,也是寧夏著名的農產品特產其中一個。寧夏是全國優(yōu)質水稻的最佳種植區(qū),素有“塞上江南、魚米之鄉(xiāng)、西部糧倉”的美譽,所產的大米具備了“粒圓、色潔、油潤、味香”四大特點,蛋白質、脂肪含量尤高,用其蒸制的米飯,潔白如脂,粒粒晶瑩,黏而不膩,油潤香口。寧夏大米自唐代始成為朝廷貢米,入選中國農業(yè)品牌目錄、中歐地理標志首批保護清單,還被評為“寧夏十大農產品區(qū)域公用品牌”、全國名特優(yōu)新農產品。
9、涇源黃牛肉
固原黃牛,主要產地是固原市涇源縣,又叫涇源黃牛肉,為民族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是寧夏著名的農產品特產其中一個。涇源黃牛肉肉質鮮嫩、瘦肉多、脂肪少,牛肉呈櫻桃紅色,脂肪呈乳白色,肉表面有一層薄膜,富有彈性。固原涇源黃牛肉入選全國農產品區(qū)域品牌目錄,還被評為全國名特優(yōu)新農產品。寧夏地區(qū)盛產牛羊肉,寧夏其他畜牧類特產:黃渠橋羊羔肉、同心灘羊肉、澇河橋羊肉、澇河橋牛肉等等。
10、沙湖大魚頭
沙湖大魚頭是寧夏石嘴山市平羅縣地方特產,為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也是寧夏著名的水產特產。寧夏農墾沙湖旅游區(qū)盛產的鳙魚大魚頭,魚肉細膩,味道特別鮮美,魚頭湯味嫩、鮮、肥、白、滑,食過回味悠長,被稱為天然“腦黃金”。沙湖大魚頭不論紅燒還是清燉,味道都特別鮮美,這道菜已擺上了國宴,被中南海釣魚臺國賓館等作為接待貴賓選用的美味佳肴。寧夏其他著名水產特產:銀川鯉魚、青銅峽黃河鯉魚等,其中,以青銅峽段黃河鯉魚為代表的寧夏黃河鯉魚,是中國五大黃河鯉魚,遠近馳名。
四、寧夏古代有名的詩人?
送盧潘尚書之靈武
唐·韋蟾
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
水木萬家朱戶暗,弓刀千隊鐵衣鳴。
心源落落堪為將,膽氣堂堂合用兵。
卻使六番諸子弟,馬前不信是書生。
這是一首典型的送別詩,邊塞詩,當時寧夏屬于朔方之地,妥妥的邊塞。這在唐朝詩歌中一個非常普遍的題材,諸多有名的詩人都留下了此類膾炙人口的詩歌,其中最為聞名的是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送個別都能整出這么清新脫俗又帶豪邁的詩,也就只有“詩佛”能寫出來了。
韋蟾這首《送盧潘尚書之靈武》相比之下,只有豪邁剛強之氣,對老友盧潘充滿勉勵和贊揚。最為重要的是,這首詩讓大眾知道了“塞北江南”!
2
“朔方”是什么意思?《爾雅注疏》是這么解釋的:朔,北方也;朔,盡也。北方萬物盡故言朔也。
當時寧夏的靈武是重鎮(zhèn)(靈武也是寧夏的代表,那時候的靈武在吳忠附近,不是現(xiàn)在的靈武市所在地),在長安北面,是大唐王朝重視之地,在此設置朔方節(jié)度使,這是唐朝前期設置的邊境十節(jié)度經略使其中一個,也是守衛(wèi)京畿的京北屯防體系的組成部分。
和唐朝的羈縻府州的安邊體系不一樣的是,唐朝時期,朝廷都是直接任命文臣武將經略靈武,先后有上百位將帥、名臣出任靈州鎮(zhèn)將。很多人都是如今耳熟能詳的人物,比如郭子儀。
順帶提一嘴,著名的“安史之亂”中,唯一能與安史叛軍相抗衡的,也只有朔方軍,這算是嫡系。這也是為什么唐肅宗倉皇北往靈武,最終在靈武城的南門城樓登基的緣故其中一個。
3
扯遠了,拉回來。
作為詩人韋蟾可能不出名,可是為官他是幾朝重臣,從文宗時期開始到僖宗朝初期,因此地位很重。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前后,尚書盧潘出任靈武節(jié)度使。作為好友,韋蟾和張蠙一同設宴款待盧潘,以作送別。
在席間,二人都作了一首同名詩《送盧潘尚書之靈武》。
兩首送別詩各有側重點,韋蟾是開篇點題“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闭f明老友盧潘要去的地方是什么樣的。也是由于這一句,讓他的名字被鐫刻在寧夏的文學史里千古留名,更讓他和寧夏結下了千古緣分。
那時候由于靈武在長安的北方,因此詩中說“塞北江南”,其實和“塞上江南”一個意思?,F(xiàn)在這句詩成了寧夏的一句絕佳宣傳詞。很多時候宣傳寧夏,都會帶上這句詩,也可以說都引用濫了,然而還是樂此不疲。
不管怎樣,現(xiàn)在也可以說“塞上江南”就是指的寧夏,寧夏就是“塞上江南”!
接著韋蟾寫到這樣一個“百渠流潤”、果木成林的“塞北江南”,卻一個兵刀不止的地方,略顯可惜。然而筆鋒一轉,又寫到這也一個有志男兒立志建功立業(yè)的地方。一個是給好友盧潘打氣,一個是贊揚老友的才干,堪任靈武節(jié)度使。
他沒想到的是,他的詩本來是想寫靈武作為“塞北江南”的富饒美景景象,同時突出古靈州是北部邊地重要的軍事重鎮(zhèn),順帶夸夸老友。結局一下就進步了靈州在古代歷史的知名度。
一座靈州城,半部寧夏史真的名不虛傳。
4
而張蠙的詩是這樣寫的:
送盧尚書赴靈武
唐·張蠙
西北正傳烽堠急,靈州共喜信臣居。
從軍盡是清才去,屬郡無非大將除。
新地進圖移漢界,古城遺碣見蕃書。
山川不異江湖景,賓館常聞食有魚。
這首詩和韋蟾比,各有千秋,知名度要低很多。然而,他的詩就是在應和韋蟾的“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p>
一句“山川不異江湖景,賓館常聞食有魚?!币馑季褪钦f韋蟾說得沒錯,靈武就是妥妥的“塞北江南”。同時也再一次突出了古靈州的歷史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主人公,尚書盧潘同樣不簡單。他一生為官,無論在朝中還是地方,做得都很出色,是大唐名臣。一生腳步遍布長安,河南、江南、嶺南、西南。為官最終一任就是去靈州出任靈武節(jié)度使,最終“薨于靈武”。
就是不知道靈武如今還記得這位節(jié)度使嗎?
5
如今“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已經不止是“舊有名”,寧夏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新時代中,它會更加秀麗,也會越來越好。
需要感謝詩人留下了如此讓人充滿想象的詩句,也讓人認識了過去的寧夏之美,威叔把這首詩作為寧夏詩歌的開篇,它當之無愧!
下集更精妙,敬請關注威叔《跟隨詩人的腳步領略寧夏之美》系列文章2!
這里是寧夏!發(fā)現(xiàn)寧夏詩歌之美,感受寧夏詩歌之美,看到寧夏詩歌之美!
五、寧夏特產
寧夏特產:獨具特色的美食之旅
寧夏,位于中國西北部,一個充滿神奇魅力的地方。這里不僅有偉大壯觀的黃沙大漠,還有清澈見底的湖泊和河流。而最令人矚目的,莫過于這里獨具特色的美食文化。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尋寧夏特產的魅力,感受這片土地上獨特的飲食文化。
寧夏特產豐富多樣,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枸杞和羊肉。枸杞是寧夏的“紅色瑰寶”,以其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和種植方式,使得寧夏枸杞具有色澤鮮艷、粒大皮薄、入口甘甜的特點。無論是泡茶、燉湯還是直接食用,枸杞都能為你的身體帶來諸多益處。而寧夏的羊肉同樣令人稱道,這里的羊肉鮮嫩可口,無膻味,是當地人餐桌上的常見佳肴。
除了肉類和干果,寧夏的奶制品也是不容錯過的特產。寧夏的草原肥沃、草質優(yōu)良,為奶牛提供了絕佳的飼養(yǎng)環(huán)境。這里的奶制品種類繁多,如奶皮子、奶豆腐、奶飲料等,口感獨特,營養(yǎng)豐富。特別是奶皮子,它是將牛奶煮沸后凝結而成的皮子,香酥可口,是極好的零食。
另外,寧夏的甜醅也是不可錯過的飲品。甜醅主要是用一種叫做“甜醅”的植物果實制成的飲料,具有清涼解渴、味道甜美的特點。在寧夏,你可以品嘗到不同口味的甜醅,如枸杞甜醅、薄荷甜醅等,每一款都有獨特的風味。
除了以上提到的這些特產,寧夏還有許多其他獨具特色的美食等待你去發(fā)現(xiàn)。比如用面粉制成的面食,如油香、馓子等,口感酥脆;又如用米釀制的酒糟魚等。這些美食都是寧夏獨特地理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下的產物,不僅美味可口,還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格。
當然,品嘗寧夏美食的經過中,我們也不能忘記體驗這里的美景。當你來到寧夏,你可以沿著黃沙大漠徒步,感受大天然的壯美;也可以在湖泊和河流旁垂釣,享受寧靜的時光;還可以品嘗當地的美食,感受這里獨特的風土人情。
往實在了說,寧夏特產不僅美味可口,而且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格和獨特的文化內涵。在這里,你可以品嘗到獨具特色的美食,感受到這里獨特的人文環(huán)境。如果你有機會來到中國西北部,一定不要錯過這片神奇的土地,來一次獨具特色的美食之旅。
六、寧夏吳忠有名的寺廟?
吳忠同心清真大寺是寧夏現(xiàn)存歷史最久、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伊斯蘭教建筑。同心清真大寺也是著名的革命文物。相傳建于明萬歷年間(1573-1620年)。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和光緒三十三年(1907)曾兩次重修。同心清真大寺,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同心清真大寺為中國傳統(tǒng)古典建筑風格,建筑面積為2870平方米。全寺分為內外兩院,外院較為寬敞,穆斯林重大節(jié)日常聚于此處會禮
七、寧夏最有名的集市?
就是吳忠市利通區(qū)商貿大集市。
寧夏著名作家石舒清對吳忠的富庶倍加贊嘆,他寫道:“在寧夏,吳忠市無疑是最為富庶的地方,這里土地肥沃,盛產大米,有清一代,這里的大米曾居貢米之列……吳忠也是有名的商貿集散中心,黃河穿城而過,秦渠漢渠交錯,使吳忠素來就有著‘水旱碼頭,天下大集’之稱?!?/p>
早在明朝時期,吳忠便成了陜、甘、內蒙古在寧夏貿易的中心其中一個。
據《朔方道志》載:明朝時“吳忠堡列市數十處,逢三、六、九交易,逢集至者,駢肩累足,極為繁榮”。與吳忠堡相鄰的金積堡則設“集市四處,列市數十處,逐日交易,商賈云集……”。
當時已有商行、木行、鐵行、皮行、騾馬市、羊市、牛市、柴草市、炭市、菜市、糧市、肉市之設,商品經營之趨專業(yè)化,而且這種逢三、六、九交易的集市貿易形式一直到今天還在沿用。
清光緒元年(1875年),吳忠堡有商行、經紀牙儈和農民交易所。
光緒十二年(1886年),吳忠堡日趨繁榮,蘭州、武威等地的商人將貨物通過黃河運載,順流而下,在吳忠聚散;平涼、天水、綏德、米脂、五原、磴口、包頭等地的商人則靠駝隊從旱路將貨物云集吳忠進行交易,吳忠成為名副其實的水旱碼頭。
光緒二十年(1894年)至宣統(tǒng)三年(1911年),在吳忠堡有較大的坐商字號15家,當鋪2家,主要商號有“祥泰禎”“祥泰元”“祥泰成”“自立忠”“自立長”“自立新”“慶泰恒”“義成杰”“義興杰”“義順當”“義和當”“恒興奎”“同盛長”“興盛會”“天心協(xié)”。
主要銷售綢緞、布匹、大致百貨、雜貨、山貨、海味、五金制品及民族宗教用品等。
順帶提一嘴,較大的藥鋪有“九如堂”“長春堂”“源興奎”“義和堂”等6家。
還有紙鋪、鞋鋪、木匠鋪、鐵匠鋪、飯館、車馬店,以及行商、單幫、小商小販。當時的鼓樓街、石橋子、物品街、南北街店鋪林立,每逢集日,人流蜂擁,極為繁榮。
晉商創(chuàng)辦的“自立忠”“自立長”“自立新”“天心協(xié)”等商號,資金最多的有白銀七八萬兩,最少的有三千兩左右。
由山西臨猗縣賈莊村張姓和萬泉縣閻景村李姓兩家合資在寧夏寧安堡(今中寧)開辦的“慶泰恒”商號,后來也在吳忠開辦了“永昌隆”商號作為總號?;厣檀蠹覄t有“天成和”“萬生財”“永興隆”“福順安”四家。
民國9年(1920年),晉商因進步困難,紛紛撤回山西,回商在吳忠?guī)缀酹毑教煜?,較大的回商有李、牛、白、馬四大家。
李姓的商號叫“天成和”,牛姓的商號叫“萬生財”,白姓的商號叫“永興隆”,馬姓的商號叫“福順安”。
此后,又進步成為“四馬、一何、一丁、一李、一楊”八大家。
“四馬”即馬季林、馬五洲、馬月坡、馬漢武,“一何”即何義江,“一丁”即丁生奎,“一李”即李鳳藻,“一楊”即楊春光和楊志杰合辦。這八家除馬季林的“廉益店”是漢族商人開的外,其余七家都是回商開的。
民國12年(1923年),京包鐵路通車后,吳忠商業(yè)得到進一步進步,商品購進以天津包頭為主,從包頭卸貨后由水路運抵吳忠,或用駱駝經伊克昭盟(今內蒙古鄂爾多斯)運回。
民國19年(1930年),吳忠、金積、靈武一帶的農村富戶,也紛紛進城經商,吳忠堡有大致行商百十戶。
商人一般在旱路使用駱駝,在水路雇用船筏長途販運。其中有八家經濟實力較雄厚的大商號是:吳東鄉(xiāng)馬漢武的“福順安”、馬岳州兄弟的“振興永”、馬月坡的“福興魁”,吳南鄉(xiāng)李鳳藻的“天成和”,靈武崇興寨何義江的“興順源”、丁繼祖的“慶盛魁”、王兆瑞的“興盛魁”,金積洪樂府馬順的“宣德堂”。
這八家商號都有駝隊,最多的“天成和”有駱駝200多峰,少的也有10峰以上。
他們有的合伙經營,有的單獨經營。將寧夏、甘肅的羊毛、羊皮、大麻、枸杞、藥材等運往包頭,再轉運到綏遠、張家口及京津等地。
一些大商號不僅在吳忠堡和金積堡有商號,而且在外地也有,如“天成和”商號分設在包頭、歸綏。
各家商號經營的方式多為“四兼”,即兼股東、會計、采購、運輸。經營的品種項目主要有綢緞、布匹、百貨、山貨、海味、食品、金銀首飾、藥品等。
隨著吳忠商業(yè)貿易的進步,吳忠飲食、服務業(yè)等也相應進步起來,當地一些農民,特別是回族群眾在農閑時紛紛進城擺茶糖干果攤,或賣牛羊肉、熟食,也有開客店、車馬大店的,充分體現(xiàn)了回族人民吃苦耐勞、適應性強,亦農亦商適應多種職業(yè),特別是善于經商的特點。
至1933年,吳忠已成為寧夏商業(yè)中心,同時也成為有名的“回族商埠”。
20世紀30年代后,吳忠的食鹽及鴉片煙走私嚴重,官商勾結由烏池、白池私運食鹽,并由包頭販運鴉片毒害回、漢人民。
馬鴻逵統(tǒng)治寧夏后,對商業(yè)實行資源壟斷,加之日本侵華,封鎖交通,使吳忠商業(yè)幾經摧殘。
馬鴻逵壟斷商業(yè)的手段其中一個是稅目繁多,僅商業(yè)方面就有利得稅、所得稅、煙酒印花稅、落地稅、過境稅、店鋪捐、油捐、卷煙特捐等。
另外還有一些投機官僚勾結寧夏銀行,囤積大批貨物,牟取暴利,壟斷市場,加速了吳忠大部分商號在抗戰(zhàn)勝利后倒閉了。
剩下不多幾家,資金不到半數。有些在抗戰(zhàn)勝利后,轉移到天津做買賣去了,新中國成立后才回到吳忠。
近代吳忠商業(yè)的繁榮,為之后吳忠建設“商埠中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今天的吳忠商業(yè)活動影響更為廣泛,“天下大集”的美譽使得吳忠商業(yè)經濟在寧夏獨具魅力,盛名傳遍天下。
八、開封有名的特產?
1、桶子雞。開封獨有的名吃。肥而不膩,嫩而香脆。
2、花生糕。宮廷小吃??谖断愦?,入口即化,令人回味無窮。
3、汴繡。是中國著名繡種其中一個,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稏|京夢華錄》稱它為“金碧相射,錦繡交輝”。
4、朱仙鎮(zhèn)木板年畫。中國四大年畫其中一個,是我國首批非遺項目,極具文化內涵。
5、菊花酒。菊花是開封的市花。近年來通過匠人的努力研制出的菊花酒,是由菊花與糯米、酒曲釀制而成的酒。
拓展資料:
開封,簡稱“汴”,古稱汴州、汴梁、汴京,是河南省地級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中原城市群核心區(qū)的中心城市其中一個、文化旅游城市。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5個區(qū)、4個縣,總面積6266平方千米,建成區(qū)面積151平方千米。
九、浙江有名的特產?
有。由于浙江地處東南沿海,氣候溫和、土地肥沃,加上歷史悠久、民族文化多元,因此浙江有很多著名的特產。其中比較出名的有:杭州龍井茶、寧波面霸、紹興黃酒、溫州酒鬼芋頭、臨海鮑魚、臺州錢江梅子、義烏小商品等等。這些特產在國內外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市場需求,是浙江重要的文化和經濟資源。
十、最貴的寧夏特產?
寧夏黑枸杞,每100g價格上百。以皮薄、肉厚、籽少、質量優(yōu)良馳名中外,為民族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也是寧夏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產。寧夏是全球枸杞的發(fā)源地及正宗原產地,尤其以寧夏中寧縣出產的枸杞質量為最佳。寧夏枸杞色艷、粒大、皮薄、肉厚、籽少、甘甜,質量超群,被載入新中國藥典、被列為中草藥。長期以來,寧夏枸杞子一直以質量純正、產量豐盈而居全國之冠,內含20多種微量元素,有“甲天下”之美譽。寧夏枸杞在歷史上是皇室貢品,入選中歐地理標志第二批保護名單,還被評為全國名特優(yōu)新農產品。